“能否增設臨時停車場以解‘緩沖期’的煩惱,”近日,姑蘇區蘇錦街道蘇錦一村“四合苑”實施老舊小區改造項目,地面疏挖、施工占道引發小區居民停車困難。為此,蘇錦一村小區共治黨組織召開議事會,圍繞“停車難”問題出謀劃策。經商議,街道建設局協同工程項目組在“四合苑”西側空地增設了臨時停車場,包含近百個車位,并打通圍墻、開辟通道、設立臨時保安亭,方便居民車輛通行與停車管理,有效地解決了居民的“煩心事”。
成立共治黨組織,全程監督施工過程
據了解,蘇錦一村百合苑、海棠苑、白蘭苑及丹桂苑片區俗稱“四合苑”。由于基礎設施陳舊、居住環境落后,自去年9月起,改造“四合苑”成為“社情民意聯系日”活動上被反復提出的議題。道路需要修繕、照明需要提升、停位需要增加……居民骨干尤其是居民黨員積極建言獻策,有力推動了小區改造項目的實施,也為小區共治黨組織的成立奠定了基礎。
今年6月,“四合苑”改造項目正式啟動,項目從基礎設施改造、景觀綠化改造、公共設施品質提升等方面展開。隨著項目的推進,新問題隨之而來:小區樓下施工材料的堆積,讓本就狹窄的道路更加難以通行;施工現場不時傳出的噪音,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小區居民日常生活。
針對這一系列問題,蘇錦一社區黨委與居民黨員代表充分協商溝通,成立了黨員監督小組?!靶〗M全程監督改造施工過程,實時反饋居民意見,定期與施工單位溝通解決各類問題?!鄙鐓^黨委書記俞磊表示,居民都十分期待項目完工,因此積極參與到項目的推進中,黨員監督小組也從最初的3名成員發展至10名成員。
牽頭小區治理,打造特色黨建品牌
除了集中反映訴求,蘇錦一村小區共治黨組織還依托“逢四說事”民主協商議事機制,在每月4日、14日、24日開展共治議事會,就停車難、噪音大等施工延伸問題協商討論;聯合市、區兩級住建部門、相關單位及社區“海棠先鋒”,就老舊小區增設電梯工作開展政策咨詢答疑活動,進一步收集居民的意見和建議。
在蘇錦一村試點基礎上,蘇錦街道在蘇錦二村、尚城花園等小區建立了12個小區共治黨組織,鼓勵各社區立足自身實際,形成特色工作方法。大觀名園社區深化“大觀有約”黨建工作品牌,聯合養花能人、共建單位,建立大觀花園小區共治黨組織,打造“網紅共享花園”,常態化開展科普、文體活動;萬達二社區依托“黨員零距離 服務鄰聚力”紅色物業工作品牌,建立金域平江小區共治黨組織,由物業、居民黨員帶動居民志愿者對“海棠新鄰空間”等小區公共空間開展管理,激發居民參與小區共治的熱情。
隨著第一批13個小區共治黨組織承擔起小區治理的牽頭者和推動者責任,蘇錦街道還將依托“海棠先鋒”隊伍,常態化走訪聯系居民群眾,挖掘發現積極性強、參與度高,有能力、有特長的居民,組建起一支支凝聚物業、業委會、共建單位及居民群眾的共治隊伍,在轄區各小區、樓宇推動共治黨組織應建盡建,為基層治理持續注入新的智慧。
摘自2022年9月23日《揚子晚報》 記者 周曉青 通訊員 朱文艷